微信 电话:0755-8347 2310 联系我们赠送1对1留学方案
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资讯 >> 分享 >> 中国香港留学分享 >> 去香港读硕士值不值得?
2021-06-15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 阅读量:131
去香港读硕士值不值得?
标签:
摘要

 来香港读硕士值不值?前几年,寄托论坛流传着一篇文章《千万不要来香港读研》,该作者将自己毕业之后的工作不理想的原因归结到了香港大学MSc课程的原因:课程水平差、大陆学生没有社交、错过内地的招···

 来香港读硕士值不值?前几年,寄托论坛流传着一篇文章《千万不要来香港读研》,该作者将自己毕业之后的工作不理想的原因归结到了香港大学MSc课程的原因:课程水平差、大陆学生没有社交、错过内地的招聘季、跟内地的同学差距逐渐拉大。原文如下:来这里没有社交圈子,基本独来独往的,打交道就你来的时候认识那几个,没有同学的概念,都夜校嘛,说粤语的跟说普通话两个圈子,别以为Msc这样,本科也这样,研究型硕士,博士都这样,很没劲儿,想说一说本科生,高考分数都奔清华的,来这念完四年,人都傻冒了,像被遗失遗忘的一群,回去跟以前的同学比一比,堕落了。。。。哲学一点,就是马斯洛原则,满足不了社交的需要,哪谈得上更高层次的追求,特郁闷,以前在大学集体概念浓厚,活动经常有,现在,就算你毕业,找个人跟你照相都没有,事实上,你根本没照个相,就灰溜溜回去了,现在已经有MSc要走了,课程结束就溜了。


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工作不顺心,而且眼看周围朋友一个个比自己优秀,原来自以为读完中大的MSc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用人单位抢着要,但是找工作的落差让作者有些难以接受,作者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去责怪学校对自己没有起到应有的帮助。这样的推理逻辑难免让人觉得有失偏颇。更直接一点说,自己个人的失意跟香港MSc并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结果帖子一发出,一位学长就在网上开始了反驳,受到许多香港留学生的赞扬。原文是这样说的:首先,说到工作。看来作者的工作情况并不乐观,不然不会满腔愤怒的指责香港的MSC。


其实这种想法谁没有呢?我的本科学校211里排30,我的专业在学校里排名很靠后,我为此一直抱怨。记得上大四的时候,我看过一个清华的学生拍的视频,记录了清华学生大四一年的生活,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最后找工作的一段,那种排山倒海的场面,那么多人失望茫然的眼神,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大学生都是一样的,他们也要受到这种磨练和煎熬。也许你要反驳,清华那么多学生找到牛B工作的呢!对,这就是我想说的,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学生找到很好的工作,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清华同样有很高的毕业生失业率,(尤其是人大),而我这个排名倒数的专业,今年也有好几学生个签了奥美,环球时报这种地方。


不要把找不到工作归结给你的学校,这是我在大学四年学到的,很可惜,看来作者比我多读一年,依然没意识到。同样是读书,每个人读的不一样,不信看看毕业前的简历,为什么有的人简历上满满当当,获奖证书五花八门?当然这是一个引用。我的重点是,去自己找机会,去自己追求渴望的东西。大学不是高中,老师不会逼着你学。新东方的杜昶旭说,本科是学思路,硕士是学思维,博士是学思想。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抱怨:我在这个学校什么也没学到!问题是,你在学什么?那些书,你不上大学不见得看不懂,那么多自学成才的。关键是,你要掌握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适合自己的理念来支持你走下去,这没人在上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你得自己找。


至于毕业后的就业,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无论你从哪个学校毕业,都可能会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内地是,香港是,美国是,欧洲是,加拿大是,澳大利亚是,等等。没有那个学校能保证你良好的就业前景。当然你去了常春藤之类,这方面顾虑会相对减少,但这些人往往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自我认知,所以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上了一个好学校,而是源于他们自身。作者说到读MSC同学的水平一般,这我只能说,环境是应你个人情况而定。如果你申到哈佛耶鲁,我相信你周围一定都是些牛B哄哄的人。而且香港是一个重视教育质量的地方。


我不否认这几年留学热可能会降低这种教学质量(包括欧洲北美)。但这不是个性,是共性。内地的教育质量好么?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为什么用人单位总说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干?今年内地的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看看今年的线多低)无疑是饮鸩止渴,过不了几年,研究生会像本科生一样泛滥,那我们还为什么要用这种学术噱头?我们在追求什么呢? 


服务热线:0755-8347 2310
cescs1984

免费评估学校请扫一扫
或点击复制微信二维码

点击复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