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迎来快速发展风口期,多国加大对该领域投入
日前,一部名为《月球陨落》的好莱坞灾难巨制在国内外院线上映。影片由著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指导拍摄,讲述了神秘的力量将月球从其绕地球的轨道上拉开,并朝着地球滚滚驶来,人类生存再次面临灭顶之灾的故事。影片···
日前,一部名为《月球陨落》的好莱坞灾难巨制在国内外院线上映。影片由著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指导拍摄,讲述了神秘的力量将月球从其绕地球的轨道上拉开,并朝着地球滚滚驶来,人类生存再次面临灭顶之灾的故事。影片刚上映就吸引了一众票房,除了有着“灾难片之王”封号的导演携手好莱坞知名演员的强大阵容、紧张刺激的特效画面,吸引很多年轻观众观影的原因,还有电影中脑洞大开地引入人工智能、地球起源等热门话题和元素。
近年来,像《月球陨落》《普罗米修斯》《异形》等类似题材引入现代科技元素的影视作品赫然在列,围绕人工智能——这一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话题而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层出不穷。现实生活中,智慧大脑、无人驾驶、5G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和产品将我们层层包围,正如同科幻电影《超体》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我,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也已成为引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
起源和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般被称之为AI。它是一门用于研发、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这门高端智能科学是以人类的行为标准猜想、假设、研究、实验而造就出来的一种类人类智能,也被划分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各个发展阶段1人工智能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1956年,以当时麦卡锡(J. MeCarthy)、明斯基(M. L. Minsky)、洛切斯特(N. Rochester)、香农(C. E. Shannon)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们在达特茅斯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2在提出之初,人工智能并未像现在这般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上个世纪60年代,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翻译、证明等研究为主。3上个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1972年法国马赛大学的科麦瑞尔(A. Comerauer)提出并实现了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斯坦福大学的 肖特利夫(E. H. Shorliffe)等人从1972年开始研制用于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专家系统MYCIN等。但围绕人工智能的研究,比如问题求解、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方面,也不断遇到技术瓶颈和应用障碍。4从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XCON专家系统出现并得到快速深发展,数学模型获取重大突破,人工智能在知识获取、推理能力等方面的算力大幅提升。5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人工智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2010年后人工智能开启了爆发式的发展阶段。从1997年的IBM 深蓝在国际象棋对战中击败当时的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标志着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胜利,随后,谷歌、微软、亚马逊的纷纷开发谷歌大脑、实时口译、智能印象等基于AI技术的数字产品层出不穷。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
发展现状
图源:新华网人工智能发展至今60余年,现今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半年报告》预测,2022年,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在内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总收入将增长19.6%,达到4330亿美元,并将在2023年突破5000亿美元的大关。基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风口期,并对经济、社会、生活等各行各业的巨大推动和促进作用,多国加大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将人工智能列为重大国家战略中的关键技术,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出台相应计划投资数十亿用于该加快技术的发展。
2021年7月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体验日上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图源:新华网作为人工智能知识创新高地,中国也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给予行业的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并首次将开源纳入顶层设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的发展战略,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在长期的政策利好支撑下,我国的AI研究水平稳步上升。根据TortoiseIntelligence发布的AI指数,对世界各国人工智能进行排名,综合来看,我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单项指标中,发展指标和政府策略指标更是位居首位。人工智能产业逐步从AI技术融合赋能各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向效率化、工业化生产的成熟阶段演进,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AI芯片、知识图谱、脑机接口等领域开始逐步突破,人工智能的各类场景在生产、生活中生动可见。
最近,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大热,作为元宇宙六大支撑技术之一的人工智能,无论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还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语音,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的该项技术都是元宇宙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关键之一,帮助元宇宙实现场景化落地。
涉及专业和院校在互联网和数码产品包裹下出生和成长的Z世代青年,是现代科技加速发展期的主要见证者和受益者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个性鲜明、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被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相关学科吸引,选择进入到这个领域中学习探索。
人工智能作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综合型科学,主要涉及的专业有科学研究,工程开发,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数学,电气自动化,通信,机械制造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英美等国院校人工智能研究开展较早,发展较好,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分布美国占比近半。在专业设置方面,英美国家中像麻省理工、卡耐基梅隆等很多高等院校中人工智能作为专业已出现在本硕博各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国外院校也将人工智能和其他学科课程融合,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语言、社会、艺术、人文等专业融合。
人工智能专业顶尖院校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卡耐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排名,在全美连续多年位列第一,在最新的U.S.News人工智能专业排名中,卡耐基梅隆大学稳居榜首。学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也是全美首家成立人工智能主修的学校。致力于跨学科研究项目,为世界创造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理念和技术运用。设有人工智能理学学士、计算生物学理学士、人机交互硕士、语言技术硕士、人机交互博士、语言技术博士等众多项目。除了超强的学术能力,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根据2020年美国一项针对谷歌、微软、亚马逊等11家知名科技公司超过20万名入门级工程和信息技术员工本科背景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从招收校友数量还是本科招生规模来看,卡耐基梅隆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素以顶尖的工程与技术而著名,拥有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SAIL)、林肯实验室实验室林肯实验室(MIT Linco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学校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在U.S.News最新人工智能专业排名中,排行第二。作为计算机科学属下的人工智能专业,麻省理工学院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方面,将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与其他计算机工程相关四大学院协同培养研究,开设计算科学与工程硕士、计算与认知工程硕士、计算机科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工程硕士/理学硕士/博士等众多项目。课程涵盖航空航天、纳米技术、计算机科学、互联网协议、电信系统设计、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等若干课程。学校的CSAIL的研究领域涉及算法与理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计算生物学,计算机架构,图形与视觉,人机交互,编程语言与软件工程,机器人,安全与密码学,系统和网络,是该校特色的交叉培养与研究的平台。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性大学,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顶级声望,位列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7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2位,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0位。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帝国理工开设了 MS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MSc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两个项目。专业侧重研究人工智能复杂认知和社会行为的计算机和工程模型。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以及计算金融学相关内容。课程设置包含高级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概率模型等。
英国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是英国六所最古老、最大的大学之一,也是在各种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多次名列全球前20强的著名大学。爱丁堡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MSc in AI)早在1983年的时候可以颁发硕士学位。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中心。学科研究借鉴了神经科学、语言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设有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人机交互、计算认知神经科学、机器人学等课程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享有优质的学术声誉,拥有诸多领先的科研机构,学校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强的交叉培养特色,获得了非凡的造诣,大名鼎鼎的AlphaGo (阿尔法围棋)算法的创建者戴密斯·哈萨比斯与大卫·席尔瓦就是伦敦大学学院校友,在这里就读甚至有机会听到这些大神们的亲自授课。学校研究与应用涉及数据科学、信息科学、电子电气、生物医药、教育、建筑、脑科学、金融等领域。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包括:编程与数学的机器学习方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的概况、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等。
联系我们赠送1对1留学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