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会遇到哪些文化差异
从中华文明的文化圈出生、成长的我们,在开始异国生活的经历前,很难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思维碰撞。但对于刚刚闯过语言关,即将或已经出国就读的我们来说,如何面对一个个突如其来的文化冲击则是未来留学···
在留学生活中,由于国内与国外的文化差异,很多留学新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不适应,很容易无法快速融入当地的学生和生活,形成与学校教授或是当地同学之间的对立。那么,在当下留学生选择最多的留学目国的美国就读,该如何更好的融入当地,避免误解呢?
在美国留学之前,大部分留学生都抱着一种与美国同学多交朋友的心态,希望能够完全融入美国当地人的圈子,不仅是对自身的语言能力有所提升,也能够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然而,在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部分中国留学生还是选择了中国学生的圈子,对于融入当地还存在一定困难。

也许,大部分人认为中国学生融入不了美国当地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是语言的障碍。但其实在全英语的环境中,大多数人很快就可以适应英语的表达,即使不能完全像美国人一样无障碍交流,但可以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使有时候没办法组织完整的语言,但一两个关键单词也可以让人理解想表达的意思,所以语言问题并不是中国人无法融入的最重要因素,而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文化的隔阂。
饮食差异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博大精深,而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那么当一个“中国胃”来到国外,很有可能遇到各种由于饮食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问题。首先,多数美国餐厅默认只提供冰水,没有特殊要求不会提供热水。初到美国的留学生可能因此感到不习惯,如果需要热水或常温水,需在点单的时候特殊说明。其次,很多餐厅会标注素食,即为素食主义者顾客提供纯素食,很多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连蛋奶制品也会放弃食用。留学生在点菜的时候也要注意先问一下当场的外国朋友是否有素食主义者,避免出现点了一桌肉菜对方并不能吃的情况。

因为在国外的饮食习惯中,很少食用动物的内脏和器官。即使外国同学知道这些是中国特产,却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所以这类动物内脏、器官等食物还是尽量避免与外国朋友分享,不然一片好心却容易闹出笑话。
/常识差异国外生活久了之后回国,也还有可能经历一些“逆向”文化冲击。比如逛商场时,望着电梯里的“L”或者“L”和“1”,容易分不清哪个才是一层。这是因为,实际上在美国和许多欧美国家的一层英文为“Lobby(简称L)”或者“Ground(简称G)”,我们通常说的二层实际在国外才是一层。
有的时候差异是渗透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里的。“打喷嚏”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如果在美国打一个喷嚏,打喷嚏的人需要说“sorry”来表示抱歉,并且旁边的人通常会以一句“Bless you”作为回应。这时打喷嚏的人也不能什么都不说,还需要回复一句“Thank you”。
在别人打完喷嚏时要说一句“祝福语“可以说在英语国家是广泛存在的,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呢?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在中世纪的那场瘟疫中,也就是“黑死病”的初期症状之一就是打喷嚏,因此人们在打喷嚏时回应“God bless you”以祈求上帝的保佑,来躲过这场劫难。

在中国,“税费”是直接包在价格里的。但是在美国的商场和超市,商品标价不含税费,结账的时候才会计算。所以在购物时标价还应根据各州的规定加上5%-10%的税费,才是最后的金额。所以当结账时的金额比预计的金额高时不要感到惊讶。 /思维差异美国人的想法很简单,更多的是“个人主义”,崇尚独立和自由。而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保持内敛和稳重,表达观点也都会比较谦虚和隐晦,需要顾及他人的想法。如果跟美国人交往过程中过分谦虚,很有可能被认为不够坦诚,甚至觉得很虚伪。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鼓励开放,但是对独立人格和隐私需要保持尊重。独立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会贯穿大多数美国人的一生。
但在美国的学术圈中,有严格的引用要求。如果在自己写的论文中引用其他文献的观点没有说明来源和出处,也会被认定抄袭。并且在美国学术中,抄袭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底线。在美国,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允许讨论,也能参考其他文献和资料,但是唯独不能的就是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包括计算机系的代码。如果学生被认定抄袭,结果轻则课程记零分,重则被学校开除。
很多留学生不能想象仅仅是抄作业就能引来直接挂科甚至退学的处罚。而且留学生不仅需要杜绝抄袭别人的行为,还需要保护自己的成果不被剽窃。在美国,被抄袭者与抄袭者是被一并处罚的。
除此之外,美国人管理道德的工具是信用系统,也就是社会保障号系统。它会记录每个人的所有经济行为和诚信问题,在美国信用比金钱更加重要,信用记录会涉及每个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例如买车、租房等。
最后,虽然美国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国度,言论十分自由,但是真正交流起来还是有一些比较忌讳的话题,留学生们也需要谨慎讨论。一般与美国人聊天不能涉及的话题有种族、性别歧视、政治和涉及个人隐私情况的主题(如婚姻,年龄,收入等)。

即使在派对和酒吧中,美国人对与同性之间搂抱跳舞的行为也很惊奇。所以与外国同性之间的合理社交距离也是非常需要重视的。
对于留美学子,特别是那些希望长期留在美国的同学,会希望能够完全融入美国社会。虽然有很多文化差异,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放开胸怀,去尝试更多当地人喜欢的东西,例如橄榄球、墨西哥卷饼等,只有尝试之后才有可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但如尝试后感到无法接受或不适,也不必强求。虽然融入当地确实是很多留学生想要做到的事情,但是为了融入而去做自己反感或无法接受的事情,也是不理智的行为。出国留学还是以学习知识、提高眼界为主要目的,一味地迎合当地的文化却完全改变了自己也违背了出国留学的初衷。
在融入社会这个问题上,应当顺其自然,不能强求。当了解到文化差异点以及雷区后,能正视文化的差异且理性对待这些差异,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和避免尴尬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