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世界大学最新排名发布
2021年9月2日北京时间早上7点,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发布了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牛津大学连续六年位居榜首,加州理工学院排名第二,英美两国···
2021年9月2日北京时间早上7点,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发布了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牛津大学连续六年位居榜首,加州理工学院排名第二,英美两国高校继续在前200强中占据主导地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列第16名,这是中国大陆高校有史以来的最高排名,包揽亚洲前两名。中国内地上榜的高校数量大幅增加,从91个增加到97个,其中8所高校首次上榜。
中国147所高校上榜
今年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榜高校中,共有147所中国高校,包括97所内地高校,6所香港高校,2所澳门高校和42所台湾高校。
今年中国内地共计有97所高校上榜。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步明显,并列第16名,创造中国大陆高校有史以来的最高排名成绩。
中国内地共有10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强,和去年相比,新添3所高校。除清北外,其他成功进入世界大学排名200强的中国内地高校包括复旦大学(第60名)、浙江大学(第75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88名)、南京大学(第105名)、武汉大学(第157名)、南方科技大学(第162名)和华中科技大学(第181名)。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相关研究促使高校排名上升。
新冠肺炎疫情在这一年持续蔓延,本年度排名反映了高校在了解和应对新冠肺炎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因为很多高校在新冠肺炎重点研究方面的引文分数大幅提升。
中国大陆 11 所高校的引文分数出现了提升,华中科技大学(第 181 位)、南方医科大学(第 401-500 位)、首都医科大学(第 501-600 位)和温州医科大学(第 601-800 位)的排名均至少上升了两个区间。
中国大陆今年有8所大学新加入排名,分别为:广州大学、东华大学、青岛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成都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广州大学(第 601-800 名),是今年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新上榜高校。
中国香港地区共有6所高校上榜,4所高校进入百强,表现强势。其中香港大学排名全球30名,上升9个位次,香港中文大学排名全球第49名,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分别排名全球第66名和第91位。中国台湾地区共有42所高校入围,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台湾大学,排名全球113名,而澳门地区共有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2所高校入围,其中排名最高的澳门大学排名全球201–250。
各项指标明细数据可关注公众号青塔PRO查看。2022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国高校的入围情况如下:
美国排名情况
世界TOP10,美国占据8席位;
世界TOP20,美国占据12席位;
世界TOP30,美国占据19席位;
世界TOP50,美国占据23席位;
美国前十名的大学在总排名中名次较为集中,其中,除哥伦比亚大学(1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并列第13)外,其余八所美国大学在总排名中均处在世界前十。
美国大学继续在THE排名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大陆高校表现
中国大陆高校总体表现亮眼,成为上榜高校数量第四多的国家和地区(97所),仅次于美国(183 所)、日本(118 所)和英国(101 所)。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列第16名,是该榜单内地高校有史以来的最高排名。除清北以外,还有8 所内地高校跻身本年度200强,也刷新历史纪录!包括:武汉大学(第 157 名)、南方科技大学(第 162 名)和华中科技大学(第 181 名)。名列 200 强的10 所中国大陆高校有 9 所排名较往年上升。
其他国家和地区
根据本年度的排名方法,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高校都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名次,日本东京大学(第 35 位)、香港大学(第 30 位)、韩国首尔大学(第 54 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第 21 位)和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第 158 位)排名均有所上升。
2022年THE世界大学排名200强榜单
总结
THE世界大学排名被视为全球四大高校排名榜之一,其他三大排名分别为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各大排名机构依据各自评估指标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其榜单结果也各有不同。
当学生在考虑大学申请名单时,应该集中精力找到那些存在合适条件让他们充分利用机会的大学。这种类型的审核需要关注具体的标准或条件,而后者往往不是那些决定高校在各大榜单位置的指标。
盖洛普(Gallup)研究了一个人在大学生涯中的各项因素,并从中预测他/她是否对这段经历感到满意。根据盖洛普的调查,关键的预测因素并非学校的声望,而是当毕业生回顾自己大学生涯时,能否记起曾经有一位教授对他们表示关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鼓励他们追寻梦想,这也是盖洛普所谓在大学期间学生们获得的“情感支撑”。
在挑选大学时并不存在单一标准——大多数排名采用的选拔性驱动的指标可能只适合少数学生,但对其余大部分学生产生误导。对某些学生而言,决定就读哪所大学可能取决于学术因素,例如能否在其热爱的领域接触到尖端研究人员并从事研究生级别的工作,或者是否拥有一个成熟的专业(法学、医学等)预科项目。对其他人而言,这一决定可能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一所离家很近或遥远、位于小城镇或大都市的大学。也许择校可能与课外活动有关:是否拥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有机会参与校内体育运动或艺术活动。
择校决定可能涵盖文化机会:一所拥有强大国际语言课程的大学,一个文化背景多样化的学生群体,以及长期海外交流项目经验。社交组织的活跃程度或者能否参与高级别校际体育竞赛,对某些学生可能是重要的因素。或许宗教派别、机构规模或全方位支持学习差异者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择校决定。当然,经济资助和就读成本也是关键因素。
对于正在选择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而言,高校排行榜单只是众多择校指标的一个参考因素。如何大学阶段取得成功,众多研究结果显示找到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远比上一所排名靠前的名校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