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将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
外国人来华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并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那时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远渡重洋来中国进行学习,这些人大多背负着国家赋予的使命而来,抵达中国后在国子监中与中土学子一同···
外国人来华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并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那时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远渡重洋来中国进行学习,这些人大多背负着国家赋予的使命而来,抵达中国后在国子监中与中土学子一同学习。他们不仅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与文化,还学习佛法、算术、律法、天文、历法、音韵等知识。《东史纲目》曾这样记载:“新罗自事唐后,常遣王子宿卫,又遣学生入太学习业,十年限满还国,又遣他学生,入学者多至百余人。”在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唐朝与新罗的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当时的新罗学生学习期限大约为9~10年左右,在学满期限后可申请回国。而古时的留学教育基本都属文化交流范围,还未形成完整留学体系。
现在常说的来华留学主要指新中国成立之后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1950年11月30日,第一批来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的14位学生在抵达中国后前往清华大学进行学习,接着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学生也分批陆续进入清华大学中国语文专修班学习。在1950年至1966年这段时期的来华留学生均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主要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友好国家培养人才。来华留学教育步入正轨是在改革开放后,1978年中国首次实行在国外通过考试录取留学生的做法,使来华留学生的素质有了保证。1989年,教育部发布允许学校接受外国人自费来华留学的政策,大幅调动了学校发展来华教育的积极性,自此之后,来华留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正在吸引全世界目光
经济全球化发展下的世界,教育是各国交流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对于国际生源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留学目的地国,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中,越来越多对汉语以及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学生,选择公派或自费来华学习,在中国感受人文气息并学习专业相关知识。
根据IEE的数据显示,韩国是来华学生中最大的来源国,2019年有5.06万韩国人在华学习,占比达到了22%,其次是泰国,留学生人数达到了2.86万人,占比达到了13%,还有来自巴基斯坦、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地的留学生在华学习,可以看出来华留学人员大多来自于亚洲,西方国家的学生相对较少。从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出,来华留学对于地理位置较远的欧美等国吸引力较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不足,相比而言,目前赴美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却有30万之多,占全美国际留学生的三分之一。
国家之间少不了交流,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汉语国际化的脚步势不可挡。中国大学定期组织在华留学生参加各类体验中国文化的课程,让学生们与中国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汉语,并通过汉语认识最真实最美好的中国,他们也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对中华文化、学习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北京语言大学是最受国际留学生欢迎的中国大学,国际留学生人数高达9056人,雄居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国际留学生排名冠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555人,居第2;北京大学7793人,列第3;上海交通大学第4,浙江大学第5。云南民族大学表现突出,留学生人数高达5812人,跻身全国前10强,雄居中西部地区大学第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大学是多数外国留学生的选择,这里有优质的学习环境和突出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享受低廉的学费以及奖学金政策,日常出行方便快捷,这些都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大学被外国学生选择的主要原因。
在华留学生共讲中国故事
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对中国有着不同的情愫,无论是儿时父母的耳濡目染,还是因为一次远途旅行认识了中国,与之结缘。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有着无限的魅力,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学习。
2021年举办的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增设了留学生组,吸引了逾百个国家的留学生参与,经过半年的比拼,20位外国留学生历经初选、复选、决选层层考验拿到全国终选入场券。
落实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提出要“放宽外国优秀留学生在华工作限制,为其毕业后在中国境内工作和申请永久居留提供渠道”。
2021年8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中表示,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联系我们赠送1对1留学方案
